English

自我“贬损”要不得

2000-03-27 来源:生活时报 慧源心理研究中心 肖峰 我有话说

前几天,有个人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事例:某天他和母亲一起骑车外出。骑着骑着,由于上了年岁的缘故,老人渐渐地有点体力不支,因而骑速也越来越慢了。忽然,老人对儿子说:“你怎么给我弄了辆没气儿的车骑,让我越骑越费劲”。儿子定睛一看,车胎是鼓鼓的,一点儿也没有“没气”的迹象。然而对此他没有声张,而是让母亲下车,然后推上车,到附近母亲看不见的地方遛达了一会儿,再假装打完气回来。母亲重新骑上这“有气”的车后,立刻显得精神焕发,并教训儿子道:“我说刚才怎么越骑越费劲,你看这打气后再骑起来不是轻便多了。”遂后一直到目的地,母亲再也没说一声“骑不动”。

这使我想起了在心理学中,有一个叫“归因”的重要概念。当我们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出现了某种行为、某种事情、某种后果,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对之找出原因的解释,这就叫归因。同时心理学家还发现,人们把获得成功或遭致失败的因素归于何种因素,对其以后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的自信和积极性,均有着不小的影响。比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位老母亲,倘若她把自己骑车费力归因于“自己老了,不中用了”,那么恐怕她就会越骑越没情绪,越骑越觉得体力不支;反之,如果她把骑车费力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,如车没气了、路太陡等等,而不是内部因素,则就没有影响她继续骑下去的信心和积极性。

从一般人的归因机制来看,人们大都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于自己的内向,而把消极的结果归于外因。如“领导喜欢我是因为我能力强”、“我考得好是因为我聪明”、“我没考好是因为老师出题太偏了”、“我来晚了是因为路太难走”,等等。这种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“自我服务的偏向”,它源于人们对自我心理或自尊进行保护的下意识。当然,对于一个事情的归因,应该客观公正、实事求是,该是外因就是外因,若是内因也不要往外因上推,这样才真正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问题的积极解决。

在现实生活中,也有一类人特别是那种比较自卑的人,对社会不适应的人以及有着各种心理障碍的人,他们和上述一般人不同,他们很少做“自我服务”的归因。反之,他们在许多旁人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却总能从中“挖掘”出严重否定自己的因素来。比如碰到一道习题解不出来,马上就嫌自己“脑子太笨,天生就不是个上大学的料”,在公开场合说话有点紧张,立刻就骂自己“没出息,今生今世干不成大事”。这种归因倾向,在心理学中称之为“自我损害的偏向”。

有两位心理学家,曾对某些患有失眠症的患者作了一个心理学的实验。在这些失眠者临睡之前,心理学家让他们服下了一颗无任何药效的糖丸。不同的是,心理学家把失眠者分成了两组,他们告诉第一组失眠者,服的药丸将起令人兴奋的作用;而在告诉第二组失眠者时,他们又说药丸将起催眠作用。在这两种情况下,让你猜猜看,哪组患者可以更快地入睡?

按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,由于心理暗示作用的结果,被告之服“令人兴奋”药丸的失眠者,肯定会“惴惴不安”地等着药效的发作,因而难以入睡,而被告之服“催眠作用”的患者,心里则会踏实得多,所以会比前者更快地入睡。

然而实验结果却显示,第一组比第二组更快地入睡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原来,对于第一组的失眠者,他们会把自己一时难以入睡的原因归于“令人兴奋”的药丸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习惯地归于自我本身,如“无能”、“适应力差”、“神经衰弱”等等,所以心理一安然,他们反而很快地入睡了。相反,对于第二组的患者,因为服了想象中的能使人尽快入眠的药丸之后,自己依然还是那样兴奋不安。于是他们先前那种“自我损害的偏向”的归因机制又被激活了,开始启动了。他们推断这完全是自己的神经系统出了什么毛病,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、自控能力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。而这种不安与自责更加加重了他们神经系统的兴奋与紧张,于是“难眠”就成了“难免”的了。

仔细想一想,你和这类失眠者是否也有相似之处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